各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精神,推动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经研究,决定举办我校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教师创新大赛目标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引导全体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效对标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
(二)建设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主动建构学习共同体,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 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
(三)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信息化手段服务高校教育教学,以赛促教,提升我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育人水平。
二、参赛对象
我校在职或正式聘用教师,均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教师创新大赛。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须有明确且合理的任务分工)。报名参赛教师所主讲的课程为本科课程,需在近五年讲授3轮及以上。
三、教学创新大赛组织机构
大赛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与特殊情况处理等工作。
组长:胡钦晓
副组长:胡凡刚
成员:苏庆华、宋阳、张惠、张鑫、孙新慧等
各学院(部)应成立相应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比赛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遴选推荐等工作。
四、教师创新大赛赛制及规则
(一)赛制
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分初赛、决赛两部分,初赛由各教学单位组织,决赛由教务处组织。初赛和决赛均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3个组别。
各教学单位初赛由各学院(部)按照比赛规则负责组织,各教学单位要成立比赛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广泛发动,严格落实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环节,每个组别推荐1人或者1个团队参加校赛
校级决赛由教务处负责具体组织,包括网络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环节。
(二)大赛规则
大赛严格按照国赛要求,采用网络评审与现场评审结合的方式进行的方式进行。比赛评分标准见附件1。
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委对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进行网络评审,并组织现场评审。(现场评审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赛程安排
1.院级初赛。各学院(部)根据大赛规则自行组织本教学单位初赛,并于2021年11月15日前将参赛教师创新大赛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954673245@qq.com。通知参赛教师加入QQ群(群号778401427)
2.校级决赛。校级决赛预计于2022年初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教师创新大赛材料要求
(一)参赛教师提交材料
1.申报书。格式详见附件1。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2。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二)各学院(部)需提交材料
1.推荐参加校赛的教师名单,推荐教师汇总表(加盖学院公章))详见附件5。
2.学院初赛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包括但不限于比赛基本概况、规模与特点、效果与亮点、问题与建议等内容。
3.曲阜校区纸质版提交至老办公楼231张惠、宋阳老师处,日照校区提交至会馆2311王冲老师处。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惠 宋阳
联系电话:0537-4459991
咨询QQ群:2022年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778401427
附件:1.申报书
2.材料及目录
3.教学实录视频标准
4.学院推荐汇总表
5.评分标准
6.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