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以马工程教材《新闻编辑》为指导,以其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多媒体新闻新闻编辑与互动管理”为基础,设计本思政课程案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网络多媒体新闻的选题策划;网络多媒体新闻的选材立意;网络多媒体新闻的标题制作;网络多媒体新闻内容编辑。 教学资源: 《新闻编辑》“马工程”教材、“网络新闻”相关研究论文、《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报道,中国大学MOOK平台国家精品课程“新闻编辑”、雨课堂平台等。 教学目标: 本次思政案例课培养学生新闻专业主义意识、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人文意识,在具体实践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从业观。 教学环节: 复习回顾—新课导入—病文分析—范文赏析—课堂练习—总结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对经典新闻案例进行分析学习,包括选题、结构安排、文字组织等方面,经典案例采用主流媒体平台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优秀网络新闻作品。 讨论式教学法。围绕经典案例展开课堂讨论,通过问题设计与课堂提问展开师生互动,通过课堂讨论明确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并结合具体内容编辑环节进行消化和理解。 线上与线下结合式教学法。利用雨课堂辅助线下教学,通过雨课堂进行提前预习、案例展示以及学生作品交流等。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复习回顾 新闻编辑的基础知识:1.新闻内容生产环节;2.新闻编辑要素(专业素养思政元素) 新课导入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信息形态,深刻地改写着大众的社会认知和媒介参与方式。网络新闻编辑作为新闻生产的内容和重要环节,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而言应了解和掌握网络新闻编辑。(舆论引导思政元素) 下面,以两篇网络新闻作品为例,分析一下其编辑方面的问题。 病例分析 《从李子柒事件看资本家的阴谋》(《青媒空间》) 《谁的青春不迷惘》(《青媒空间》) (通过雨课堂提前发送) 学生讨论 通过对两篇作品的分析,理解新闻编辑的规范性。(专业素养思政元素) 1.选题规范。新闻选题要关注社会热点,同时挖掘热点事件的新闻价值,包括重要性、接近性,从而与时代主题呼应。 2.标题规范。新闻标题要突出新闻要素,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吸引受众阅读的同时,实现新闻的价值。同时,要避免采用“标题党”的方式。 3.编辑规范。内容编辑注意多媒体编辑手段,以及颜色、线条等编辑元素的使用,文字内容要符合网络新闻编辑的规范。 教师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两篇不规范的网络新闻作品,具体表现在选题策划、标题制作和内容编辑等方面,均不符合网络新闻的规范。 教师 《孙子兵法》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网络新闻编辑也一样,要多浏览学习优秀范例,《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党报新媒体平台,是学习的最高标准、最好范例。(党性原则思政元素) 范例赏析 1.《“顺其自然”刷屏!又有一名匿名捐款者曝光?对比字迹发现......》(《人民日报》) 2.《浙大正常上课,教室只有一个人!网友:讲得铿锵有力,听得聚精会神......》 (两篇范例提前通过雨课堂发送学生端) 教师 赏析两篇网络新闻报道,两篇新闻在编辑方面有共同规律?从选题策划、选材立意、内容编辑、标题制作等方面进行分析。(专业素养思政元素)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 结合主流媒体的两篇网络新闻报道,从选题策划、选材立意、内容编辑、标题制作等方面,学习网络新闻编辑——如何提高网络新闻编辑水平,形成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一)网络多媒体新闻的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网络新闻内容生产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新闻选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十分考验报道者的水平和能力,需要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新闻选题要反映社会现实 新闻选题要从社会现实出发,聚焦社会热点事件,反映现实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案例1聚焦“顺其自然”向宁波慈善总会匿名捐款事件,这是对社会现实中人们关心的“慈善捐款”问题的回应。(舆论引导思政元素) 教师 案例2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学生讨论回答。 2.选题策划要参考多方信源 所谓“信源”就是信息的来源。对选题进行策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其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报道内容。只有参考多方信源,才能保证报道的客观性和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同时注意,要在文章的末尾标明“新闻来源”。案例1在策划的过程中,参考了《中国青年报》、《大象新闻》、《现代金报》以及网友评论等信源,并在文章的末尾进行了标注。(专业素养、法律意识等思政元素) 教师 案例2如何参照多方信源?学生讨论回答。 (二)网络多媒体新闻的选材立意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网络新闻如能站在历史现实的广度、天下苍生的维度,往往能给人以宏大的感觉,增强感染力,提升传播力。(为人民服务思政元素) 1.新闻内容选择要注重价值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闻的来源可以分为职业新闻生产内容、用户生产内容和专业生产内容。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内容主要从以上三个来源中进行选择。其过程不像传统媒体经过层层把关,而是更多体现为网络编辑对内容的直接把握。要求编辑对新闻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切忌片面追求点击率。案例1的价值性体现为:时效性、重要性等,以小见大,通过对“匿名捐助”的个体行为关注,引发大家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呼吁更多的人投入到慈善的行列。(专业素养思政元素) 2.新闻立意要“顶天立地” 好的网络新闻要能够以小见大,既要有宏观的视野和认识的高度,又要贴近民生、关注现实,从题材来看就是使用小题材表现大主题。案例1以一个普通人的“匿名捐款”作为切入点,其实关注的国家的民生工程,社会的良好风尚。(关注社会现实,回应民生关切等思政元素) (1)选择具体的新闻事件。以热点新闻事件作为由头,展开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社会问题的探讨,以及表达深刻的思想主题。不论是分析评论,观点表达还是主题阐释,都要在新闻事件报道的基础上进行,切忌生搬硬套。案例1中,通过新闻报道截图“其实,顺其自然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心中满怀爱心的一群人”,巧妙引出内容主题:感谢与呼吁。(关注社会现实思政元素) (2)确立舆论的制高点(高度、深度)。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新闻能够赢得普遍认同、广泛传播,必须占据舆论海拔的制高点。舆论海拔中的最高点是爱,是对国家的爱,对人民的爱,对一切生灵万物的爱。案例1之所以动人,就在于站在了人类大爱的角度,生动诠释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牢牢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赢得受众的广泛认同与共鸣。(呼应时代主题思政元素) 教师 对于网络新闻而言,舆论制高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 网络新闻编辑,如果只是站在完成任务的角度,或者是个人兴趣爱好的家督,站位就太低了;如果站在对人民的关爱、对城市的热爱、对国民身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等角度上去讲,落脚到初心便命,落脚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度自然就不一样了。(为人民服务思政元素) (三)网络多媒体新闻的标题制作 教师 两则新闻标题有哪些相同之处?学生思考讨论 1.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对读者具有吸引力。 教师 两则新闻标题分别提取了哪些新闻事实,新闻事实选择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新闻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学生 案例1的新闻标题,概括了三个重要的新闻事实,这三个新闻事实属于新闻要素中的人物和事件要素,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案例2的新闻标题,概括了两个重要的新闻事实,属于事件要素和新闻评论,属于“事件+评论”的评叙结合的方式,形成呼应关系。对于“网友评论”的概括,体现了标题制作的多媒体性。(回应民生关切思政元素) 2.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其核心是吸引读者点击阅读,从而让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得到更好的传播。 新闻标题的制作的核心是概括新闻内容,可以通过增强悬念、强调数字、巧用修辞的方式,增强标题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案例1采用了设置悬念方式吸引读者,并使用了引用、疑问等修辞手段增强了标题的表现力。(专业素养思政元素) (四)网络多媒体新闻的内容编辑 网络多媒体新闻的内容编辑包括了文字编辑、图片编辑、音视频编辑和版面编辑。 1.文字编辑。文字内容是网络新闻的主体,也是内容编辑的主体。文字编辑的重点是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同时确立清晰的思路、合理的结构,并进行流畅的文字表达。(专业素养思政元素) 教师 在文字编辑中,如何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 学生讨论 参考主流媒体、权威报道,使用多方信源交叉引证。 2.图片编辑。从来源上看,网络新闻报道的图片一般都是网络资源,包括照片、新闻报道视频截图、网友评论截图等。图片编辑需要图片的选择、图片与文字的关系,同时注意图片的使用数量和呈现方式。(专业素养思政元素) 3.音视频编辑。音视频素材是网络新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其来源包括自采的视频和网络视频。在引用网络视频的过程中,要注意规范来源渠道。适当增加视频内容,可以增强新闻的可看性。(专业素养思政元素) 4.版面编辑。网络新闻的版面编辑综合利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多媒体编辑要素,编辑注重美观性,同时要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具有案例1由于是微信新闻,具有“一句一段”的编辑特点;利用“字体颜色”、“线条颜色”强调重要内容。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晰美观,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专业素养思政元素) 教师总结 由于互联网信息泥沙俱下、乱象丛生,网络新闻编辑更要把好质量关、导向关和法律关。质量关强调新闻编辑要体现一定的专业水准;导向关强调新闻编辑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法律关强调新闻编辑要遵守国家相关的互联网管理政策和法律。(专业素养、法律意识、舆论导向等思政元素) 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将课堂提问互动、平台实训相结合进行评价,具体比例为:提问互动30%+平台实训70%; 注重实践内容评价,将平台实训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延续,并通过“质量+流量”的方式进行评价; 注重质量评价,结合平台实训内容对学生的思政水平和编辑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利用实训平台数据进行效果评价,以实现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