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七:王莉 跨文化沟通中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2-05-0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王莉,女,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综合英语》(1-2、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以及校金课《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主讲教师主要从事英美戏剧和跨文化戏剧等方面研究。目前主持在研省社科项目一项,已完成省社科项目和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各一项。出版专著一部,主编教材四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曾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复赛、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以及校创新大赛一等奖。

课程名称

综合英语 1

课程学时

72

4

适用专业

英语专业

“课程思政”案例名称

跨文化沟通中讲好中国故事”案例

课程类别

业基础课

课程简介

150-200字)

《综合英语1》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必修课。本课程聚焦语言与文化两大主题,以学科专业方向文本为教学素材,同时注重以立德树人、激发思辨为目标拓展学习内容,旨在训练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既为高年级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长远发展做好铺垫,是实现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外语专业人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所属的章节、教学内容及思想政治元素

所属章节

第九单元

所属教学内容

全球化

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

跨文化沟通中讲好中国故事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明确中英语言差异;能够深刻理解跨文化沟通障碍背后的深层文化因素;能够通过对比中美相关文化价值观,明确中国文化中谦虚品格和分享文化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

能力目标:能够用英语表达中英语言差异;能够对中美文化差异以及跨文化沟通障碍的原因进行有理有据的解析与评判;使用英语演讲跨文化交流经历;使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拥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

素养目标:培养同理心,具有跨文化意识,尊重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树立文化自信,滋养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跨文化沟通理论模型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跨文

化思考,学会用英语演讲如何跨文化沟通,讲好中国故事。

难点:如何创造性运用跨文化沟通模型对跨文化案例进行解析,并

将其作为演讲话题使用。

教学方法

产出导向法为主要方法,融合现有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

参与式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高强度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精神,

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设计

课前: 布置预习任务

1. Translate and improve the English used in the anecdote concerning the Shanghai gangster. Summarize the features of her mother’s English.

2. Watch the videos concerning Chinese English.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

3. Read the vignette “Waverly Jong: Four Directions” in The Joy Luck Club.

4. 阅读《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分析与体演文化教学法》(秦希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第一部分中美跨文化交际误解及其成因分析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3分钟)

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目标后,对上次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检测学生对如何讲述故事三种技巧的掌握情况,为继续探讨轶事话题准备。

课堂活动形式: 问答

2. 平台作业反馈:中英语言对比(10 分钟)

通过个别提问检测学生对母亲中式英语的特点汇总及评价,进而引导学生剖析母亲英语表象背后中英语言所涵盖的语言学知识。

采用归纳教学法,汇总学生讲授的英汉差异点,从三个主要方面做总结。

利用平台作业批改情况和平台数据反馈的学生语言错误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在使用英语时注意避免汉语的负迁移。

课堂活动形式:问答,学生分享

3. 案例分析:跨文化沟通失败案例,中美文化对比(1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电影《喜福会》中的经典跨文化沟通障碍案例,引导学生借助跨文化交流五要素模型分析跨文化沟通障碍背后的文化因素,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课堂活动形式:视频播放,问答

 

通过分析剧本(母亲在上菜时说的话:This dish not salty enough. No flavor. It’s too bad to eat.)及Waverly男友Rich和其他家人对该剧本的不同理解方式,引导学生透过表面上的交流障碍深究中美文化在思维上的差异。Rich在餐桌上的表现是美国文化分餐制的典型特征,分餐制是西方文化发展的文化外层产物,体现了深层个人主义文化内涵。母亲的语言和家人在餐桌上的表现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谦虚品格和分享文化,是中国集体主义思想内涵的外显。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要了解两种饮食文化的异同,进而驾驭文化相异之处,适时调整交流策略。

除了剧本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可能导致交流障碍的其他因素。以Waverly的角色为例,她作为中国移民家庭的女儿和浸润了美国主流文化的女孩的双重文化身份,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尽管她自认为做了充分准备,但依然未能有效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课外作业延申,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小说《喜福会》中的情节、理论储备以及对中美两国家庭和相亲习俗等知识储备,对跨文化沟通障碍模型中其他的可能性因素进行批判性思考及评价。

4. 创新应用,小组讨论 1: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跨文化交流(10 分钟)

教师设定情境,英语专业学习者如何克服文化障碍从而成为文化沟通桥梁,引导学生从跨文化意识、态度、技巧、知识等方面探讨。

课堂活动形式:小组讨论,班级分享。

 

通过该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再创造。对其语言文化知识进行定位与重组,思考如何顺利地跨文化交流。

5. 创新应用,小组讨论 2: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8分钟)

在总结了学生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讲述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更好地实现作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身份。

课堂活动形式:小组讨论,班级分享。

在总结学生讲述的中国故事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如高铁)以及中国抗疫故事(如逆行者)等,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以及中国的集体精神和爱国主义等,让世界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滋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利用外语教学数据数字化平台所提供的“国际媒体话语分析平台”,批判性地阅读国外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新闻理念、报道立场、关注议题与生产模式,拓展国际视野。

6. 总结环节及课后任务布置 (4 分钟)

对本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1)知识内容:中英语言对比;中美文化对比;跨文化交流五要素模型。2)能力方面:能够辨别和分析中式英语中的语言问题以及语言的负迁移;能够辨别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文化因素,使用跨文化交流五要素模型对障碍原因进行分析;能够用英文讲述中国故事;3)素养方面:具有跨文化意识,尊重语言和文化多样性,滋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

课后完成任务:

1. Group work: Finish the chart concerning the other elements causing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ailure in the movie clip.

2. Compare the two anecdotes: the call to the stockbroker and the appointment with the doctor.

3. Find out the logic among the anecdotes.

4. Think about Tan’s purpose in giving the speech.

5. Interview some exchange students in our college about their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s in China.

学生自评

学生对本课学习进行全面反思,完成自评。

学生课后自评表

Checklist

Yes

Not sure

No

I can recognize the errors of the mother’s English.




I can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related to the mother’s errors in language use.




I can recogniz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I can resp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be proud of Chinese culture.




I can analyze cultural causes of inter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I can illustrate my points with the help of the five-element model in analyzing misunderstanding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 can think of ways to help wit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 can tell some Chinese stories to make foreigners understand China better.




Other aspects




评价

本次课的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课后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1)即时评价:课堂讨论/提问质量评定;课堂参与情况评定

2)延时评价:对数据数字化平台预习问题的检测

·同伴评价:小组讨论参与度

·学生自评:学生利用自评表进行自评。

案例成效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聚焦中英语言差异,让学生在分析差异的过程中内化相关语言知识,升了学生对语言差异的敏感度对影响语言的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分析造成跨文化交流障碍的原因,学生对如何克服跨文化交流障碍成为跨文化桥梁进行深度思考和探析,并能够用英语在跨文化沟通中讲好中国故事。内容与当前时代性话题以及学生作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身份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教学方法以产出导向为指导,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当前跨文化交流的最新理论,即时整合利用语料库最新成果,让学生在多模态的环境下学习,符合心理学认知的规律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上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转变、从识记性学习到创造性学习的转变、从单纯语言学习到语言与思维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共同提升的转变。

课程思政:学生明晰了在跨文化沟通中尊重文化差异,在学习中深刻领会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分享文化的内涵,强化了文化自信。在讲好中国故事教学环节,对家国情怀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重要使命与担当,在学习中夯实基本功的同时更加注重拓展国际视野。

评估方法在评价主体上,教师评价、同伴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增强了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凝聚力以及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总之,本次教学从语言知识的比较,到文化案例的分析,再到如何在跨文化沟通中讲好中国故事的探讨,从表面的语言现象挖掘深层的文化因素,层层递进,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循序渐进地实现了学习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张惠

业务平台